最新消息

夏天恐達7個月 雲林溢淹2公尺

新聞 2024-05-09 中時新聞網

中央氣象署日前指出,今年4月均溫達攝氏25.7度,是歷年同期最高溫。環境部與國科會8日公布報告指出,台灣如果無法有效控制增溫,夏天將長達7個月,若升溫達2度,海平面將上升34.5公分,雲林縣、台南市與基隆市是全台溢淹面積最多的前3名,對人體健康、糧食作物與畜牧產量都有不利影響。

這份「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、衝擊與調適」報告由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、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研究所教授李明旭擔任主編。報告提到,全球地表溫度過去百年持續上升,人為排放溫室氣體是最主要原因,如果無法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,台灣夏天可能長達7個月,高溫超過36度的天數增加75天,增加人體健康威脅與都市熱島效應。

報告更評估,在升溫2度下,台灣海平面將上升34.5公分,造成海岸溢淹面積增加,以雲林縣、台南市與基隆市溢淹面積增加較顯著,其中,雲林縣淹沒面積占該縣市面積比例最高,達到4.3%,最大深度高於2公尺;台南市淹沒面積為3.29%、最大深度介於1.5至2公尺;基隆淹沒面積2.26%、最大深度在0.5至1公尺。

報告說明,雲林縣南部地區、接近與嘉義縣交界處,主要溢淹範圍位於沿岸魚塭、溼地與海埔新生地,部分地區溢淹可超過2公尺;台南市主要溢淹範圍位於沿岸沙洲、魚塭、低地等。

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總監趙家緯分析,政府的2017年台灣氣候變遷調適研究計畫曾指出雲林縣、台南市與基隆市恐面臨淹水問題,很可惜相關主管機關雖有調適計畫,卻無詳細對策。

趙家緯表示,中央政府規定地方政府,每年10月應提出各縣市氣候變遷調適計畫,雲林縣、台南市與基隆市政府應針對報告提出的警訊規畫,舉例來說,基隆市港口附近的建築如果要改建,建築設計應要能應對淹水,中央則應適時提供經費協助。

高溫也會影響重要糧食作物與畜牧產量。報告指出,水稻產量在世紀中、末將減少13%與18%,玉米產量則減少10%及17%。台灣天然森林適合生長的海拔高度,將提高173公尺,適生面積僅餘現在的16.08%。另外,海水上升1度,台灣北部海域的劍尖槍鎖管(俗稱小卷)單位漁獲量將下降15%。

轉自此處

借款成功範例:

汪小姐房屋經過我們的鑑價,價值為376萬,尚有房貸餘額90萬。而汪小姐目前急需要有150萬的資金來解決。她跑了4家的銀行,沒有一家銀行願意承做。所以便找上我們,希望可以為她取得150萬的資金,讓她度過難關。

取得汪小姐早早就準備好的申貸資料後,原本她也是不抱著可以核貸的希望,但我們專員仍然為她努力地審核、準備好所有資料並送件,希望可以成功。

後來透過東豐代書的專案,雖然無法成功核貸150萬,但也成功地取得了120萬的資金,並提供84期的分期,除了讓汪小姐總算解決資金困難之外,我們也降低她每個月的還款壓力。

如果您也有申貸的需求,名下也有房屋,但是擔心自身的條件不夠好的話,您可以選擇走一趟東豐代書。我們的專員全數經過專業訓練,加上透明完整的諮詢服務,在諮詢階段絕對不收取任何費用也絕對保密。

東豐代書
東豐代書
東豐代書
東豐代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