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氣候通膨 蔬果價格20年翻倍

新聞 2024-08-14 聯合新聞網

極端天氣常導致蔬果價格波動,讓民眾很有感。綠色和平昨發布「氣候通膨現象曁民調」,發現近年來受到極端高溫、暴雨、乾旱等影響,造成蔬果價格波動高,其中柿子、玉米、青蔥、芭樂、洋蔥等,近三年都呈現漲勢。農業部坦言,調適和淨零工作一直持續推動,但供需是市場機制,社會也不能有農產品就必須低價的觀念,菜價也不可能永遠這麼低。

綠色和平強調,極端氣候導致農作物災害損失,連帶導致食材價格翻漲,建議政府應盡速提出抗通膨氣候政策,建立氣候通膨補償金制度,減少衝擊。

據北農果菜批發價顯示,近廿年來,蔬果價格呈現上漲趨勢,其中二○○三年,蔬菜平均價格每公斤僅十六點七元,到去年已漲至卅四點五元;水果平均價格也從每公斤廿二點四元,漲至五十一點三元。

綠色和平表示,再以青蔥產季期間價格為例,二○二○年每公斤僅卅五元,去年已漲至一七三元;柿子也從每公斤五十九元,漲至二○三元。

綠色和平今年七月三日至十日進行網路民調,超過九成民眾對物價上漲有感,且認為極端氣候事件造成資源短缺是主要原因之一,更有九成民眾擔心極端氣候會讓未來的物價繼續上升。這份民調樣本數為一○七四份,在百分之九十五信心水準下,誤差在正負二點九九個百分點之內。

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方君維表示,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必須盡速協調跨部會合作,提出有效加速減碳的氣候能源政策,平緩物價,解決氣候通膨。央行應偕同環境部與經濟部,盡快提出氣候通膨對台灣經濟的影響評估,定期公布氣候通膨指數,讓各界了解潛在衝擊,才能對症下藥。

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榮達表示,根據二○二二年央行分析資料,近年氣候變遷導致的異常現象及災情遍及全球,台灣依賴進口的原料、飼料也跟著大漲,導致穀類製品、肉類、水產品、蛋類等食品零售價格紛紛調高。

吳榮達說,農業部資料顯示,台灣夏天高溫達卅五度以上,容易讓畜產動物產生熱緊迫,造成採食量減少,長時間的高溫使得產品供應成為挑戰,豬價的上漲,連帶讓便當價格也漲。

農業部資源永續司長莊老達表示,綠色通膨影響各行各業,農產品在極端氣候下是首先直接反映影響的產業,社會上不能有農產品必須維持在低價的觀念,但仍要尊重市場機制,農民本身也不希望菜價高,因為價格漲太高,沒有東西可賣,也不會有穩定收入。

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表示,環境部將持續積極推動減碳計畫,行政院已核定「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」,包含確保農業生產、維護生物多樣性等,行政院多年來也有穩定物價小組。

轉自此處

借款成功範例:

汪小姐房屋經過我們的鑑價,價值為376萬,尚有房貸餘額90萬。而汪小姐目前急需要有150萬的資金來解決。她跑了4家的銀行,沒有一家銀行願意承做。所以便找上我們,希望可以為她取得150萬的資金,讓她度過難關。

取得汪小姐早早就準備好的申貸資料後,原本她也是不抱著可以核貸的希望,但我們專員仍然為她努力地審核、準備好所有資料並送件,希望可以成功。

後來透過東豐代書的專案,雖然無法成功核貸150萬,但也成功地取得了120萬的資金,並提供84期的分期,除了讓汪小姐總算解決資金困難之外,我們也降低她每個月的還款壓力。

如果您也有申貸的需求,名下也有房屋,但是擔心自身的條件不夠好的話,您可以選擇走一趟東豐代書。我們的專員全數經過專業訓練,加上透明完整的諮詢服務,在諮詢階段絕對不收取任何費用也絕對保密。

東豐代書
東豐代書
東豐代書
東豐代書